Anchenhai
武林高手

[] [分享]给大家点好东东~[动漫名词解释]

-->
绝对好东西~不懂的就好好看看吧。。。。

アニメ(anime)
动画就是动画。“アニメ”这个词现在用来表述那些赛璐珞片式的动画(“日式”动画)。七十年代以后,(在八十年代之前,也有叫做“电视漫画”或“漫画映画”)漫画(还有少部分小说)被大部分日本动画公司改编成了动画。很多动画制作公司都很注意将文化注入角色和故事中,并且也补正原漫画的内容。

ova:
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原创动画录映带
能够作为ova的作品在首次推出时必定是未曾在电视或戏院上映过,才能称作为ova。当那些在电视或戏院上映过的作品再推出的录映带/ld/vcd等等就不能称作ova了。而ova中的"v"亦泛指所有映带/ld/vcd/dvd媒体,并不是单单当作录映带,ova在日本动画历史里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各种动画资讯志让经常看见她的踪影。

剧场版:
初公开是为了在电影院播放而制作的动画称之。这类作品的制作成本与投资、人力都高於ova与电视版动画,画工也极尽可能的豪华,不论在动作的流畅度、使用的分色数等,可以明显地看出与前两者的差别。通常一部剧场版动画是90分钟,不过没有一定,歧异度很大。
现今,只要的受欢迎的tv动画,通常都会推出相应的剧场版,但剧场版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通常都会和原tv版有所差异。例如《少女革命》和《超时空要塞》都的剧场版都只保留了原作故事和人物的主线。

监督:
“监督”其实是日文的写法,英文是director,即中文常见的导演。日本anime制作的导演是决定整部作品气氛风格的关键,掌管故事进行的步调、气氛转折等等。即使是相同的人物设定、相同的画风与制作群,也会因导演的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风格.

角色设定:
“charactor design”(人物设定)、“mechanical design”(机械设定)
负责设计登场角色的人物造型、衣装样式的叫“人物设定”,其工作不但是要让後续的作画者知道要画的人长得什么模样,还必须告诉他们这个角色的脸部特徵,眼神,表情等等,而且也要设计出由数个不同角度观看同一位角色的脸,以及不同於一般漫画、线条封闭的浏海。而负责登场的机械人、车辆、武器之设计的就是“机械设定”,除了画出机械的造型以外,可能出现的细部结构、运动方式、可开启处等等也必须标明。设计稿除了特别指明以外,一般都是不上阴影的清洁线条稿。

脚本
即英文的scenario,脚本的意思。把故事剧情以纯文字写出,包括场景、地点、背景音效、人物对白、人物动作等
演出:
日文"演出"一职,是在日本动画制作中特有的职称。简单说,他是辅佐导演的人,在tv系列和在ova版、movie版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大相同。
在tv系列中,因为导演太忙,不大可能全程兼顾每一集,所以各集的"演出"就相当於该集的"专属导演",顺著(总)导演的意图,全程掌控该集的制作。而在ova、movie中,"演出"这个职位就比较像"助监督"(副导演),了解导演的意图,协助处理演出工作的细节("演出工作"就是"把剧本文字转化为镜头画面"的过程, 有点像西方电影或舞台剧所谓的"场面调度")。他的工作相当近似於监督,一定要相当熟悉动画语言的人来担任,但不一定要很会画图 (正如导演也不一定要很会画图一样 ....。)所以,有人译为"co-director"。 也有人译为"assistant director"或 "executive director"。
(另外日文还有“出演”一词,通常是指“演员”,只有在真人演出的电影电视等才会看到,动画制作群里则无。)

分镜表:
英文是continuty 脚本,中文则是叫做“分镜表”的东西。这步作业是实际将纸上的东西转换成将来呈现画面的第一步,画分镜表的依照脚本的指示,在脑中转成画面然後画在纸上。画分镜表的目的就是把动画中的连续动作用分解成以1个cut(1个分镜)单位,旁边标上本画面的运镜方式、对白、特效等等。最重要的每个cut所经过的时间、张数等,也都会写在分镜表的最右边。

layout:
“layout”算是比较常见的工作,在工作性质上接近中文的“构图”,只有在一些剧场版作品可能采用,例如设计多层次背景,令每层背景移动速度不同,就能表现出逼真写实的远近距离感。而画layout的人必须在脑海里意识到摄影机的存在,从摄影机的观点去看场景里的一草一木,然后将这些画面详细地画下来。会有这个工作,主要是弥补不大会画图的导演所画的分镜表,将杂乱简略的画面仔细的呈现出来,作为日后原画、动画、背景、色指定等等的依据。在押井守的作品,例如机动剧场版、机动剧场版2、攻壳机动队等等,都是运用大量layout的实例,而特色就是“用2d的作画也能精确表现3d的视觉效果”

色指定:
指定用色的工作称之,名称不一,有时也叫"色彩设定",英文则有color setting, color styling, colordesigner, color coordinator, color key....除了指定"衣服要红色、裤子要黑色"这种事之外,更重要的是指定赛璐珞画上色时所需的阴影、层次色,是用xxx号的颜料。

仕上:
在日文的原意是完成、完稿的意思,中文就是上色,英文为painting, finishing。根据每一个区块标记的颜料号码,在赛璐珞片的反面进行涂色的工作。音响监督:负责插入配乐的安排、效果音的准备、配音录制、混音工程的监督等等。(银英传等作品的音响监督-明田川 进的访谈)

制作人(producer):
制作人的工作,主要是规划制作进度表,安排每日每天的制作进度,寻找制作群/制作公司,对外争取出资者,同时必须和执行制作共同作业,以确保企划的每个元件都能按时并正确无误地组合在一块儿。

作画监督(animetion director,key animetion supervisor):
修正原画、动画之成品,看看人物的脸型是否符合人物设定,动作是否流畅等等。必要的时候必须能重新作画,因此必须是资深的原画家及动画家才能胜任。

原画:
原画是把画面中人物的动作之起始与终点画面或是静画等,以线条稿的模式画在纸上。阴影与分色的层次线也在此步骤时画进去。因此有人译作"key-animetor"或"illustrator"(较少用)。

动画(animetor):
将原画中的每个动作,依照分镜表指定的时间间隔,将中间连贯的每张画面画在纸上的工作。最後将这些线条稿影印到赛璐珞片上,就可以进行上色的作业。也有人译成"assistant
animetor", "inbetweener"。

以下是动漫音乐

op:(opening)即片头曲。

ed:(ending)即片尾曲。

track:曲目、音轨(也可缩略为trk)

ost:original sound track
(原声音带),即作品原声大碟,一般收录作品(动画、电影etc..。)的配乐、主题曲等等。 bgm:(back ground music)背景音乐,在戏剧的过程中所要用到的,一般收录在ost中。

[ 本帖最后由 Anchenhai 于 2005-11-2 12:33 编辑 ]
#1楼
发帖时间:2005-11-02 12:30:46   |   回复数:8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