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忆神肆
武林高手

[] [原创]三个迷惘男人的故事--------------《三岔口》

-->
陈木胜在《新故事》后执导的新片《三岔口》,先定下3位男主角郭富城、吴彦祖和郑伊健,然后请编剧岸西根据3人性格创造出、杀手和律师3个角色。没想到陈木胜拿到本子一看,与他的《新故事》风格相近。他直称:“这只是个巧合,没有导演愿意重复自己。”
  影片名称借用了京剧名段《三岔口》,意寓3个男人在黑暗中的交战。大部分记者在看完片子后,都觉得和《新故事》异曲同工。但陈木胜非常不愿意面对如此评价,编剧岸西曾写过《甜蜜蜜》和《男人四十》,擅长文艺路线。因此这一次的本子不是纯粹的动作片,更加入了悬疑、情爱,并讨论人性。3个男人各有各的心结,在危机之中互不知道对方底细,周旋于一次次的心灵角力和拳脚争斗中。该片的宣传海报上印着“黑暗中,总有惺惺相惜的敌人”,其实是香港动作片中早已不新鲜的主题。

        陈木胜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过去的吴宇森,打掉一亿发子弹。最近的两部片子都是与子弹有关,再早一点的片子,《双雄》也是跟子弹有关。他的作品和心理脱不了关系。就三部片子而言,都有心理不正常的人。总体来说,他的枪战片或者说是警匪片都已经形成了其特有的风格。不管是从叙事风格上面还是摄影风格上面,都已经区别了香港以前的同类作品。

        虽然没有看过《新故事》,但是通过其中的片断可以大概了解吴彦祖演出角色没有太大的变化,都是玩世不恭的青年。吴彦祖凭借《新故事》里面的角色拿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奖项--第41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所以这次角色上面的重复对他自己而言并没有什么突破。不过随着他在演技方面的成熟。俨然已经是香港30岁男演员的代表了。

        郭富城给人的感觉一直以来,都跟刘德华差不多,偶像派。其实他的演技一直不差,只是没有什么好电影可以证明自己。数数手指,他的经典电影也真是少的可怜。不过这次《三岔口》对其的影响相当于当年《无间道》之于刘德华。他将一个找自己女朋友十年的演出的完美无暇,痛楚,忧虑,开心,激动,恍惚等等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倒车那一段算的上是经典。最后那一段诱惑更是将失而复得又被出卖的痛苦演绎到极致。

        郑伊健人气下跌了不少,很难想象当初被称为第五天王的地位,这几年他的强项电影发展的并不是满好。当然,不排除这几年电影市场萎缩的原因。这部电影里面他出演一个心理疯狂的律师。不到最后还真是不知道他的心理疯狂到极端,事前没有任何预兆。其实,这部电影里面的三个主角就是他演了一个不讨好的角色,相信不会给大家留下多少经典片断。除了最后一段狂笑,颠覆了自己以前的角色性格。并没有多少能够给人留下印象的片断。

        我对好电影的定义就是永远猜不出电影的指针到底向着哪里。所以这部电影完全符合我的标准。以及几个唯美话的经典片断足以说明其价值。《三岔口》在戏剧里面的意思我并不知道,按照常理来解释的话应该就是迷惘。吴彦祖的游戏人生,郭富城在感情压力下的不知方向,郑伊健凭借自己主观来确定善与恶。从最开始莫名其妙的杀人案一直到最后吴彦祖自杀都演绎着一个由混乱到清晰的过程。这也是最近在电影里面频频出现的对于人性的探讨----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在吴彦祖帮郭富城找证据的时候,或者在前面一些,“我认识他女朋友。”故事的开端刺杀事件吴彦祖没有杀郭富城就可以看出,人心始善亦终善,最后吴彦祖的死是做好了铺垫的。不过,他死的方法还有环境似乎有点帅过头了。相信一时两刻他的超级人气都还是降不下来。长一点的话,可能是下一个梁朝伟。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像《新故事》,我没有看过,我不知道,不过我倒觉得跟《双雄》在很多方面相似,特别是那一段追逐。抓小偷在每一部香港警匪片里面好像都是少不了的,现代科技的加强,对于视觉效果的加强也是让观众跟着电影走的一大重要因素。还有就是陈木胜告诉我们现代电影没有特级也是照样可以唯美话到极致。

        最后,让我们记得那句话,“去找,总是会回来的。”

                                                                                                                     (2005年5月5日23点26分前后45分钟写作)

[ Last edited by 绯村子影 on 2005-5-6 at 00:11 ]
#1楼
发帖时间:2005-05-05 23:54:49   |   回复数:19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