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qz1000
武林盟主

[] [视频直击] 山村女教师受中组部邀请 北戴河休养归来后(组图)

-->
2012年8月2日,受中组部邀请,泌阳县马谷田镇孙庄村马庄教学点徐云玲老师作为河南省唯一代表前往北戴河参加暑期专家休假活动,这成了她人生的一次突然的“待遇”。8月10日,结束一周休假后,徐云玲又回到了马庄,继续生活.
  8月10日,为期一周的北戴河休假结束,来自河南驻马店的山村教师徐云玲在北京南苑机场等待起飞,晚上7点10分的飞机,她们3点就到了,没有座位,只好坐在窗边的台子上。这是她第一次坐飞机,中组部订的机票。徐云玲在机场静静等待,她已经在这里坐了3个多小时。身上的这条裙子,是临行前在镇上花70块钱买的,还有脚上的黑色皮凉鞋,也是新买的。还特意染了头发,“想着这是代表河南省泌阳县,也代表我们全家……”徐云玲说。
  徐云玲和女儿一起,身边有大大小小7个包,2个袋子装的是此次北戴河发的资料,等待的过程中,她拿起《百名专家谈人才》来读,这本书由中组部编写、李源潮作序。这是徐云玲第二次来北京,上一次是获“中国好人榜”后参加一个电视台节目,但时间紧张未能逛逛;这一次又是匆忙路过,在南苑机场航站楼留个影。
  扎根山村26年的女教师徐云玲从北戴河休假回来了,“会不会列队欢迎?”我们想着各种场景来到马庄,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子,静得只听见知了声。村里没有人知道徐云玲去了哪里,徐云玲归来,他们各忙各的,男人在打牌,看孩子的老人顾上跟我们聊一句:“有人说她去郑州了,有说她去北京了,还有人说她去北京以北了。”
  因为盖新的教室,她家住了30年的土坯房子去年拆了,现在暂时住在侄子的老房子。
  一盘土豆丝、一碗蒜汁儿、一锅米饭。这是徐云玲从北戴河休假回到家,和丈夫的第一顿饭。这的前几天,在北戴河,吃的是徐云玲“听也没听说过,见也没见到过”的东西,顿顿有水果、青菜、肉、海里的东西,特别丰富,她却不知道该怎么去吃,吃得最多的是青菜,“还是在家里习惯呀。”
  堂屋的墙壁已经脱落,屋内两个别人送的旧沙发和一台电视,两袋面粉。
  徐云玲在厨房洗碗。身上的裙子还没来得及换,黑色皮凉鞋换上了拖鞋,平时无论上课还是在家干活,差不多都是这双拖鞋。
  采访在一间拆了一半的房子进行,一堵墙已经没了,用一块塑料布遮着,因这里凉快,作为“会客室”。
  “会客室”外景。
  她说几天没回家,房子里有些脏,赶紧洒水扫地。
  8月10日晚上,抵达南阳机场,泌阳县组织部、教育局、宣传部门的领导去机场迎接徐云玲,给她买的一束鲜花。
  房子的角落里露出一面国旗。
  徐云玲坐在家里的竹板床上与我们聊天。最初接到通知,徐云玲怎么也不会想到能去那个地方休假,“没有听说过北戴河,也不知道北戴河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一同去的农民发明家赵正义回忆说,一路上畅通无阻,几乎每200米处都可见到警察。到北京站,登上专门为他们安排的两节动车车厢,“我凭自己想象那就是专列吧”,徐云玲感叹服务真是周到。到北戴河,下榻国海宾馆,这是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疗养院,从房间的阳台可以直接看到大海,“从来也没有享受过那么高级的住宿”。
  徐云玲的腿在今年3月因为一次意外骨折,钢板还未取出,走路仍不方便。
  徐云玲和丈夫,两人相濡以沫30年,徐云玲住院的时间,由丈夫给孩子们上课、做饭。丈夫患过肾病、静脉曲张、肿瘤,现在能站起来,徐云玲称简直是奇迹。丈夫常年被疾病困扰,所有的担子都由徐云玲瘦弱的肩膀来抗,所有的辛酸丈夫看在眼里。
  在决定谁一起去的过程中还有个小插曲,徐云玲报女儿名字的时候,组织部的领导还说先不要急,年轻人以后总还有机会,要不要考虑你爱人?徐云玲的爱人,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大半生被疾病困扰,得过肾病、静脉曲张、肿瘤。爱人还是把机会给了女儿,“亏欠孩子太多,让女儿出去开开眼界”。
  一向坚忍的徐云玲在说到自己的几个孩子时,眼圈多次发红,最后终于没能忍住落下泪来,觉得亏欠她们太多,学习最好的大女儿因为家里困难,没能考大学,上了免费的师范,早早工作给家里减轻负担。对于过去,徐云玲已经不愿意再提,最早采访他的当地通讯员王有震告诉我们,“徐云玲不善于张扬,自己做了什么事都不说,始终默默地坚守着”。这里加一句这眼泪流的“含义颇深”北戴河疗养...一言难尽
  徐云玲的家具,这个衣柜还是她1982年的嫁妆。未开封的箱子来自于捐赠。
  新盖的房子,还不能住人,这几把椅子也是别人送的。
  徐云玲带回来一张景海鹏的签名宣传照,前两天一直害怕不敢跟他合影,没想到景海鹏呆了两天就走了,留下遗憾。北戴河休假前两天,徐云玲和女儿都不敢跟人家说话,特别是见那些博士、院士,想到跟人家说话就紧张,“反正觉得在那里那个孤独劲,吃饭就我们两个人,和好多好多人融不到一块。和别人比总感觉自己知道的太少了,他们懂得多,自己什么也不懂,有些时候跟他们搭不上话,教育方面的,我还可以递上几句。”听了其他专家的发言,她感觉自己简直太渺小了,反复说自己懂得太少,“他们接触面广,人家说上这个国家、那个国家,他们那边的情况,但我什么也不知道啊。我就在这个山沟沟里,每天想的只能是把这些孩子教好,怎么走出大山,都没有想着怎么为国家、为世界怎么样、面向世界啊。”徐云玲感受到了如此强烈的差距,“城市教育跟农村真的不能比的呀!”
  村子里的孩子,有些是她的学生,来到家里玩。
  1986年,驻马店泌阳县马谷田镇孙庄村马庄,这个闭塞的山村,再也留不住一位老师,曾经在娘家代过课的高中毕业生徐云玲,主动请缨当上了代课教师,学校就是两间茅草屋。图为学校的牌子。
  1993年,徐云玲和丈夫上山炸石头,用平板车一块块拉下来,拿出自己的工资和卖花生的钱,买来水泥、木料等,请人盖起了3间石头做墙的教室。教室的墙上“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已经有些模糊。原本想拆掉,“县里的领导说留着吧,毕竟是你的起点”。
  教室的墙上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开学后,孩子们即将告别这间教室,搬到宽敞明亮的新教室。黑板是志愿者捐赠的,上面的字也是志愿者写的。
  这是徐云玲使用的粉笔。徐云玲的工资从1986年的32块5,到1996年57块钱,2008年400块,2009年终于从代课教师转为正式教师,工资也涨到了1300。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得知这样的工资感叹“太低了”, “比原来翻了好几倍,其实我们这里政府也挺不容易的,他们是从办公经费里给挤出来的钱。” 徐云玲已经很满足,比起其他代课教师,她觉得自己幸运得多。
#1楼
发帖时间:2012-08-19 18:12:32   |   回复数:1
巅之鹰
小有名气
看看这个,有点意思!
2012-8-23 #2楼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