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青未了76751
无名小卒

[] 《八月一日》叶挺归来,血染的风采

-->
我们的生活被高速快节奏的现代化包围,我们在利己主义疯长的时代时常感到失落和彷徨,不得不说,我们更多的开始认同外国的东西,却不知道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怎样的一种轨迹划过来的。当然也许很多人认为我们没有必要总是回顾那些让人难过的历史,谁也不是一定要被灌输该怎样去生活,但是人真是需要目标,说大了是理想信念。
也许我们现在是生活很优越,但为什么感受到的幸福指数却不高呢?因为我们不只是选择性的记忆历史,而且还以为自己天经地义就应该什么都有,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不懂得奉献的人体会不到真正的幸福。
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一首诗吗,“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水生!” 这首诗写在囚禁叶挺同志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楼下第二号牢房墙壁上。其实我问的时候就知道,还记得这样的诗是太难得的了。看完电影《八月一日》,我却想起了这首诗,吕良伟俊朗的形象一下子使叶挺将军这个形象鲜活了起来,这个风度翩翩,又留学归来的将军,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遭受过多少苦难,也许是我们没有办法想象的。
自由,为了追求自由和三万万劳苦大众的幸福,年轻的叶挺和周恩来,贺龙,朱德等领导同志在当时革命力量势单力薄的情况下,不顾自己的个人安危,发起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起义的第一枪。为什么说吕良伟出演叶挺将军很成功呢,叶将军英年早逝,但是在《电影八月一日》里的叶挺将军,作为北伐先锋,铁军统帅,功无不克,占无不胜的神勇,让敌军闻风丧胆。但是叶挺本人的气质却十分儒雅,如果不是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重感情,有绅士风度的叶将军一定不会有冲关怒发的时候。除去吕良伟个人气质与叶挺将军很想像。这样一个虽然没有多少戏份,但是却致关重要的人物,恐怕也只有压在吕良伟这样一个久经杀场的成熟演员身上才能完美塑造出来。电影里的吕良伟,不但用极少的言语完美的展现出来了叶挺将军的风貌,而且把叶挺将军对待敌人时候的愤怒和对待战友时候的可亲表现的不动生色。
拨开历史的云烟,多少值得歌颂的人物长眠地下,我们的革命历史是可歌可泣的一段英勇奋斗的一段历史,也是流血牺牲汇聚的悲壮的历史。就像那首歌《血染的风采》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 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 如果是这样, 你不要悲哀, 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1楼
发帖时间:2007-10-14 23:57:13   |   回复数:0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