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ongz
江湖小虾

[纯净版] 多元化服务模式不断涌现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的学术机构。计算所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并形成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基地,我国首枚通用CPU芯片也诞生在这里。未来10年计算所的使命和价值体现成为信息产业价值链上不可替代的关键环节,为做强中国信息产业贡献关键技术和系统。努力使计算所成为社会公认的引领我国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计算技术的主要源头,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所。

  计算所的技术转移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步凝炼为共性技术辐射(分部/分所为主)、专利许可、技术/企业孵化三种模式。

  共性技术辐射: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非营利性计算所分部、分所,进行技术转移与辐射。截止2011年,已经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建立了12个分部、分所,普遍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欢迎,成为计算所成果转化的主要渠道和地方公用技术平台,带动了当地超过100亿元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随着当今前沿研究-转移转化研究-规模产业化的紧密结合的互动发展,企业孵化特别是规模产业化已经不是以往简单的


  “办公司”,2006年计算所在全资设立的北京海淀中科计算技术转移中心(称NPO)尝试背靠计算所持续核心技术研发-技术骨干进入NPO进行技术证明和市场验证,计算所与NPO技术和人员双向流动,NPO与社会技术转移其它环节相衔接的模式,已经取得初步的效果。截至目前,NPO有参股企业/单位共计16家,同时下属有影视动漫创新技术事业部、虚拟现实事业部和电信运营商增值业务等项目组,以及包括绿色电话桥等在内的12个创新团队。NPO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独立事业部和独立创新团队运作的模式,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基础,通过对计算所技术进行技术证明、市场验证、二次开发和专利保护,为计算所技术创新寻求合作伙伴,实现技术许可或创办企业等。
  专利许可:截至2011年底,计算所已申请专利1257项,其中授权719项。在专利许可和转让方面,自2006年以来,计算所实现专利许可收入1568.33万元,专利转让收入426.8万元。

  这次拍卖活动是专业科研机构首次专利成果大批量集中拍卖,是响应《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落实《首都知识产权战略意见》,实践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的一次成功实践,对于补充丰富技术转移渠道,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技术/企业孵化:这是计算所最早尝试的技术转移模式,也是技术转移最直接的方式,主要以专有技术入股、吸引社会资本成立新公司的方式进行技术转移。这种模式主要以社会方为主进行孵化,计算所提供技术成果以及后续的技术支持。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以来,计算所以无形资产入资共计14495万元,吸引社会资本超8.8亿元,相继孵化成立了30余家企业,曙光、蓝鲸、龙芯等相继规模产业化。


#1楼
发帖时间:2012-11-02 11:11:51   |   回复数:0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