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小子005
一代宗师

[大陆] [BT][1993][北洋水师][DVD-MKV][国语无字][12集全]

-->
本帖最后由 BT小子005 于 2011-11-16 17:02 编辑

经典老片回顾

十二集电视连续剧《北洋水师》拍摄于1992年,是继电影《甲午风云》之后,又一部反映甲午战争、中国近代海军的影视作品。该剧播出后颇受好评,荣获了当年度飞天奖最佳电视剧奖。伴随着优美动听的主题曲、悲壮的故事,《北洋水师》整整影响了一代人。

导演:冯小宁
编剧:冯小宁
历史顾问:杨志本 许华
主题歌《东方有一片海》 作词:冯小宁 作曲、演奏:王小勇 独唱:陈道明
主要演员:
陈宝国 陈道明 腾汝俊 袁苑 

1 北洋水师军舰简介(图)

北洋主力:定远 镇远

“定远”、“镇远”属同级舰,在西方又被称为“萨克森”改进型军舰。铁甲舰在当时海军中的地位类似今人眼中的航空母舰,二舰当时堪称“亚洲第一巨舰”。二舰长94.5米、宽18米、吃水6米,正常排水量7144吨、满载排水量7670吨、动力为两部水平式三汽缸往复式蒸汽机,8座圆式燃煤锅炉,功率6200匹马力,航速14.5节(“镇远”
为7200匹马力,航速15.4节),续航能力4500海里/10节,配有照度为8千支烛光与2万支烛光的探照灯各一具,由3台发电机(“镇远”为2台发电机)提供70千瓦的电力。装甲总重为1461吨、铁甲堡水线上装甲厚14英寸(355.6mm)、水线下装甲厚12英寸 (304.8mm)、主炮露炮台装甲厚304mm,炮罩厚15mm,司令塔装甲厚203mm,煤柜载煤量700吨、最大载煤量1000吨、编制329- 363人,管带为总兵衔

下面是定远

贴子相关图片:


定远号主炮
贴子相关图片:


镇远号
贴子相关图片:


防护巡洋舰(穹面钢甲快船) 德国坦特伯雷度的伏尔铿(Vulcan)造船厂建造。与铁甲舰“定远”、“镇远”同批订购,1883年12月1日下水,1885年8月完工,同年10月驶抵大沽口加入北洋水师。

  舰船资料:“济远”舰订购时计划为“定远”级的第3艘舰,后应经费短缺而缩水改为订造巡洋舰。“济远”回国时原有三根桅杆(2根木质为加装风帆而临时增设、1根铁质,长18米),并备有风帆索具,后撤除只留1根铁桅杆(这根桅杆现保存在刘公岛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舰长71.93米、宽 10.36米、吃水5.18米、排水量2440吨(回国时数据为2300吨),正常载煤230吨,最大载煤400吨,动力为2座蒸气机,4座圆式燃煤锅炉,双轴推进,主机功率2800匹马力,航速15节(一说是16.5节)。装甲甲板(穹甲)由25.4mm钢质和50.8mm铁质装甲层复合而成,可抵御大口径火炮的轰击,炮座装甲254mm,炮盾及司令塔装甲厚38.1mm,编制180-202人,管带为副将衔。

  主要武器:双联装210mm克虏伯前主炮1座(每门炮重10吨,35倍口径,现存刘公岛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克虏伯150mm后主炮1门 (现存旅顺博物馆)、47mm哈乞开斯单管速射炮2门(2门炮现均保存在刘公岛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37mm哈乞开斯单管炮9门、金陵机器局造铜炮4 门、15吋鱼雷发射管4具、舰载鱼雷艇2艘(疑为“中甲”、“中乙”)。

济远号(被日水师收编:注尾部太阳旗)
贴子相关图片:


(Vulkan)造船厂建造,造价共计1739761两银,二舰为同级姊妹舰,“经远”于1887年1月3日下水,“来远”于1887年3月25日下水。同年底2舰与“致远”、“靖远”、“左一”一起回国,加入北洋水师。该型舰是德国造舰史上设计制造装甲巡洋舰的开始。

1887年尚未回国的“来远”舰,从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桅杆附近舷侧的舰名。(照片收藏于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编号Q41321)

“经远”舰(照片收藏于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编号Q22237)

舰船资料:“经远”、“来远”属同级舰,长82.4米、宽11.99米、吃水5.11米、排水量2900吨、动力采用2座3胀往复式蒸汽机、4座圆式燃煤锅炉(每座重38吨),双轴推进,功率5000匹马力、航速15.5节(“来远”为15.3/4节)、载煤量320-350吨,水线带装甲厚 9.5-5.1寸,装甲甲板厚3寸(倾斜处)/1.5寸(平坦处),炮座装甲厚8寸,炮盾厚1.5寸,司令塔装甲厚6寸,全舰编制202-270人,管带为副将衔。

主要武器:双联克虏伯210mm前主炮1座(每门炮重10吨,22倍口径)、1880年式克虏伯150mm炮2门(每门炮重4.5吨)、75mm 克虏伯炮2门、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2门、40mm哈乞开斯炮1门、37mm5管哈乞开斯炮5门、18吋鱼雷发射管4具(3具可转动,另外1具为固定式水下鱼雷发射管,位于舰艏撞角下方)。
贴子相关图片:


装甲巡洋舰(steel armoured cruisers) 德国伏尔铿(Vulkan)造船厂建造,造价共计1739761两银,二舰为同级姊妹舰, “经远”于1887年1月3日下水,“来远”于1887年3月25日下水。同年底2舰与“致远”、“靖远”、“左一”一起回国,加入北洋水师。该型舰是德国造舰史上设计制造装甲巡洋舰的开始。

  舰船资料:“经远”、“来远”属同级舰,长82.4米、宽11.99米、吃水5.11米、排水量2900吨、动力采用2座3胀往复式蒸气机、 4座圆式燃煤锅炉(每座重38吨),双轴推进,功率5000匹马力、航速15.5节(“来远”为15.3/4节)、载煤量320-350吨,水线带装甲厚 9.5-5.1寸,装甲甲板厚3寸(倾斜处)/1.5寸(平坦处),炮座装甲厚8寸,炮盾厚1.5寸,司令塔装甲厚6寸,全舰编制202-270人,管带为副将衔。

  主要武器:双联克虏伯210mm前主炮1座(每门炮重10吨,22倍口径)、克虏伯150mm炮2门(每门炮重4.5吨)、75mm克虏伯炮 2门、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2门、40mm哈乞开斯炮1门、blank>37mm5管哈乞开斯炮5门、18吋鱼雷发射管4具(3具可转动,另外1 具为固定式水下鱼雷发射管,位于舰艏撞角下方)。
贴子相关图片:


钢壳巡洋舰,英国Armstrong厂建造,造价84万5千两白银,1887年完工,于当年11月回国。全长250呎,宽38呎,吃水15呎,排水量 2300吨,穹面装甲2至4吋厚;四座锅炉7500匹马力双轴推进,航速18节。乘员202人,管带相当陆军副将。装备三门21公分Krupp主炮(舰首双联装,舰尾单管,在半封闭式炮塔中),两门15公分Armstrong主炮,八门57公厘炮,六门轮转式(Gatling)机炮,四支18吋鱼雷发射管。
本级舰在订造之初即根据济远舰的缺点加以改进,由于同时又向德国订造了经远与来远二舰,所以英德两国在暗中较劲,互相批评对方的缺点。在设计方面英国认为封闭式炮塔被击中时将造成更大的伤亡,所以致远、靖远二舰的主炮塔都是后面开敞的半封闭式。英国的设计概念应是有实战经验为根据,因为到了丰岛海战后,连济远舰都把原有的炮塔给拆除了。
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致远舰激战五小时弹尽且受重创后,舰长邓世昌欲冲撞日舰吉野与之同归于尽,结果被鱼雷击中锅炉爆炸而沉没,同舰官兵246人同殉职,邓与其爱犬同沉。仅7人获救。
致远舰沉没地点是现今辽宁省东港市大鹿岛西南16.9公里的海域,近年国家已开始计划打捞。其实最初致远的主桅在低潮时仍露在海面上,后被当地渔民锯掉变卖了,二战期间日人亦曾打捞一些物件。

致远号
贴子相关图片:


北洋水师装甲巡洋舰“靖远”号

防护巡洋舰(穹甲快船、steel protected cruisers) 英国阿姆斯特朗(Armstrong)公司建造,造价共计 1697453两银。“致远”于1886年9月29日下水,1887年7月23日建成,“靖远”于1886年12月14日下水,1887年7月9日建成,同年11月二舰与在德国建造的“经远”、“来远”、“左一”一起在总教习琅威理(Lang William M)率领下抵达大沽。

舰船资料:“致远”、“靖远”属同级舰,2舰为北洋水师中航速最快的战舰,长76.2米、宽11.58米、吃水4.57米、排水量2300吨、动力为2座蒸气机,4座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功率6850匹马力,航速18.5节,正常载煤200吨、最大载煤量520吨、续航力6000海里/10节、装甲甲板厚3寸(倾斜处)/2寸(平坦处),司令塔装甲厚3寸,火炮炮盾厚2寸,全舰编制204-260人,管带为副将衔。

主要武器: 克虏伯210mm主炮3门(舰首2门双联装、舰尾1门,每门炮重12吨,30倍口径),阿姆斯特朗152mm副炮两门(每门炮重4 吨,26倍口径),57mm哈乞开斯速射炮8门,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2门,37mm哈乞开斯机关炮6门、11mm10管格林机关炮4门(其中1门现存日本长崎“三笠”纪念舰公园),18吋鱼雷发射管4具(军舰艏艉各1具,司令塔前部下方舷侧水线附近各1具)。
贴子相关图片:


甲午舰船平远号

平 远

(Ping Yuen)
近海防御铁甲舰 福州(FooChow)船政局所造第29艘舰船,是福州船政局在参考法国“柯袭德”(“Cocyte”)、“士迪克十” (“Styx”)、“飞礼则唐”(Phlegeton)等3艘近海防御军舰基础上,设计制造出的中国第一艘全钢甲军舰,代表了当时中国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由魏瀚、陈兆翱、郑清濂、吴德章、李寿田、杨廉臣监造,1886年12月7日开工,1888年1月29日下水,1889年5月15日竣工,同年加入福建船政水师服役,命名为“龙威”,北洋海军总查琅威理(LangWilliam M)对该舰检查后甚为满意,于1890年5月16日调归北洋海军,更名为 “平远”。
长59.99米、宽12.19米、舰艏吃水4.19米、舰艉吃水4.4米、主匡面积76.88平方米、正常排水量2067吨、满载排水量 2650吨,动力为2座康邦省煤卧式2汽缸蒸气机、4座圆式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功率2400匹马力、航速10.5节、装甲甲板厚2寸、水线带装甲厚 9.4寸、炮座及司令塔装甲厚5寸、炮盾厚1.5寸,
主要武器:克虏伯260mm前主炮1门、克虏伯150mm副炮2门、57mm诺典费尔德炮2门、47mm单管哈乞开斯速射炮2门、37mm5管哈乞开斯机关炮4门、18寸鱼雷发射管4具。
贴子相关图片:


巡洋舰( 碰快船) 英国阿姆斯特朗(Armstrong)公司承造,后船体部分转包给米切尔(Mitchell)船厂建造。造价共计65万两银,在中国定购后日本也跟风向智利转购了一艘同级舰“筑紫”(Tsukushi)。“超勇”舰于1880年11月4日下水,“扬威”于1881年1月29日下水,两舰于1881年11月22日驶抵大沽口加入北洋水师。

  舰船资料:“扬威”、“超勇”为同级舰,舰长64米、宽9.75米、吃水4.57米、排水量1350吨、动力为2座往复式蒸汽主机,6座圆式燃煤锅炉(日本“筑紫”为4座),双轴推进,功率2600匹马力、航速15-16节、续航能力5000海里/8节,煤舱正常载煤250吨,最大载煤量 300吨。舰身为木质外包钢板、甲板装甲0.27寸,炮塔装甲1寸,司令塔装甲0.5寸,舰艏水线下11英尺处装有撞角,全舰编制137-140人,管带为参将衔。

  主要武器: 阿姆斯特朗10吋主炮2门(每门炮重25吨,26倍口径)、阿姆斯特朗40磅副炮4门、阿姆斯特朗9磅炮2门、11mm10管格林机关炮4门、37mm单管哈乞开斯炮4门、4管诺典费尔德炮2门、舰载杆雷艇1艘。

扬威号
贴子相关图片:


铁胁木壳巡洋舰(铁胁穹式快船) 福州(FooChow)船政局建造的第28艘舰船,造价22万两银,由魏瀚、陈兆翱、郑清濂、吴德章、李寿田、杨廉臣监造,1885年11月24日开工,1887年8月6日下水,1887年12月4日竣工。

  舰船资料:铁胁木壳 ,舰长67.36米、宽10.06米、舰艏吃水3.77米、舰艉吃水4.67米、主匡面积37平方米、风帆面积 933.24平方米、排水量1290吨、采用康邦卧式3汽缸蒸汽机1座,2座圆式燃煤锅炉、功率1600匹马力、航速14.2节、舱面有2支钢桅、1支木桅,可使用风帆动力。全舰编制180人,管带为都司衔。

  主要武器: 150mm克虏伯主炮3门、105mm克虏伯炮4门、57mm哈乞开斯速射炮4门。

  舰史: 福州船政代广东省造,1894年5月,清廷第二次校阅水师,广东水师记名总兵余雄飞带“广甲”、“广乙”、“广丙”三舰往北洋会操,因三舰在会操中表现出色加上当时朝鲜局势渐趋紧张,“广丙”管带程璧光上书李鸿章,请求留北洋备战。李鸿章采纳此议,“广乙”、“广丙”二舰因留北洋, “广甲”舰返回广东解送岁贡荔枝后,亦留北洋,参加了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大战,海战中该舰管带贪生怕死,指挥军舰临阵脱逃,9月17日夜半在大连湾三山岛搁浅弃船,后丁汝昌派“济远”将其击毁。
贴子相关图片:


超勇号(与扬威属同一级别)


广乙舰,福建船政局制造,1890年下水,排水量1030吨,装备150毫米炮一门,120毫米速射炮两门,鱼雷发射管四具,航速16.5节,根据其吨位国际上列为鱼雷炮舰,中国海军也称之为巡洋舰。该舰原隶属广东水师,1894年与广丙舰参加北洋水师大阅,由于此时中日关系一日三警,故这两艘战舰被临时借调编入北洋水师序列,准备对日作战。7月,广乙舰随济远舰护送陆军前往牙山,25日,两舰返航时与坪井航三率领的日军第一游击队相遇,在南阳湾中的小岛丰岛附近,双方的战斗打响了,史称丰岛海战。

丰岛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的第一战,也是中国海军与日军的第一战,此战,中国方面投入战斗的战舰无论吨位,火力,舰龄都逊于日舰。中方参战的包括钢甲巡洋舰济远,鱼雷炮舰广乙,加上实际未进行战斗的老式差船操江,总吨位约4,000吨,日方参战的包括新式钢甲巡洋舰浪速,吉野和秋津洲,总吨位约 12, 000吨。而且,日舰属于预先获得情报,有准备的截击,而中方属于遭遇战,更增大了双方差距。战斗的结果中方广乙舰重伤搁浅,操江舰被俘,恰在此时驶入战场的清军运兵船英轮高升号被日军击沉,
贴子相关图片:


广丙号
贴子相关图片:


镇中号
贴子相关图片:


镇边号
贴子相关图片


镇东号
贴子相关图片:



2 个附件 售价 大小 下载 时间

[国产][北洋水师][国语无字幕12集][DVD-MKV].torrent 0 金币 82.84K 14305 次 2011-11-16

1271309894_T7V.jpg 0 金币 22.00K 307 次 2011-11-16

#1楼
发帖时间:2011-11-16 17:00:18   |   回复数:2
julius127
小有名气
一直记得这个曲调:东方 有一片海……
2011-11-30 #2楼
indianajones006
武林高手
最近看了冯导的甲午大海战
就想起来想重温下这个经典电视剧
2012-8-1 #3楼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