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stal08171003
武林高手

[] 神女有心,襄王无梦 ---细数荧幕上那些不被爱的女子

-->
仅以此文怀念那些为电视剧痴迷的岁月。
  不经意间,二十载已匆匆流去。回想往日为电视剧狂的日子,不禁哑然失笑。自幼家教甚严,母亲爱女心切,视电视中情情爱爱的镜头为洪水猛兽,唯恐之玷污了我纯洁的心。然小女子天生多愁善感,酷爱电视剧,决不放掉每个机会。因此也有颇多感触,写出来大家共同回味那段年少轻狂,欢迎不断添加。
  
  一.《刑事侦缉档案》之蓝嘉文


  
也许对于太多太多的婕迷来讲,嘉文是一个太不讨好的角色,固执,倔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Amy演绎的那个瘦小,可怜而最终不被爱的女子着实让我心痛不已。买了这部剧,反复看剧中几个片断,如当她绝望关上门哭泣的那一幕:“为什么不可以?长这么大我第一次喜欢上一个人?为什么不可以,难道我自己可以控制吗?”心底有种莫可名状的悲哀。所谓的无奈,大抵如此。是啊,看着大勇对女朋友呵护有加,看着自己爱着的人提起“高婕”这个名字时,满脸幸福溢于言表,看着自己的心事被婕洞察无遗后,婕一脸高傲的走到她面前,暗示她别再徒劳下去时,那个瘦瘦的叫嘉文的女孩还能做什么?我丝毫没有贬低可盈的意思,爱盈也有多年历史。但自始至终,我是心疼嘉文的,许是同病相怜的缘故。始终觉得此剧的编导对嘉文还是太过绝情,死了世上唯一疼她的大哥,婕的两行清泪不费吹灰之力地挽回了大勇,还让她莫名其妙地背上了一个杀人犯的罪名。我是不忍心回头再看变成另一个人后的嘉文的,宁愿心中永远留下的是那个温婉的短发女孩,拖着弱不禁风的病体,摇摇晃地把心底的秘密告诉了大勇后,一步一回首地离去,泪眼迷离,也许有泪落下,飘在了风里,无人怜也无人知。
  
  二. 《黄埔倾情》之童月白


  
网易有个叫潇湘小筑的网站,专为此剧而作。泛黄的,朦胧的页面,尽显二十年代大上海的沧桑,美得令人心碎。还有位名唤闲筝如水的女子,写过一篇《青春如酒,我的黄埔倾情》,很美很美的文字。所以,犹豫了很久,不敢轻易写下此文,怕拙劣的文笔毁了这样美好的东西。然爱此剧的人,多半是感怀于鸿飞与南星。所以就说说月白吧,一个人如其名的女孩。很久以后,还为那一幕感慨不已。天蓝如画,云淡风轻,微风中,豆蔻年华的月白裙裾飘飘,无忧无虑地浅唱低吟。在那“长亭外,古道边”的悠扬歌声中,鸿飞无意地闯入了月白于原本平静的生命。而月白,自那猝不及防的惊鸿一瞥,一路跌跌撞撞固执地流连于鸿飞的世界里,忘了归途,尽管渐渐明了这世界终究不属于她。我想只能说遗憾,初遇鸿飞,是月白最美的样子,在她最好的年华里。然鸿飞心里,因了一个南星再也容别人不下。犹记月白在圣母面前的忏悔,在宗教信仰与爱情面前的踌躇和犹豫,所有的一切都抵不过那个叫鸿飞的男子。漫天烽火里,哈尔滨的偶遇一定也让鸿飞的心里有了种介于感动和感情的东西。感动终究不是感情,哀莫大于心死,月白终于选择了离开,成全自己深爱的人,也成全自己,放逐自己。绕了一个大弯后,月白还是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托付给了圣母玛利亚。多少年以后,每每想起月白,我都会立刻想起那个在风中弹唱,青春飞扬的女子。
  
  三.《末代皇孙》之小宝



  看《末代皇孙》时,还是我大字不识的年纪。经年累月之后,如意的花容,端康的俊朗如同两位扮演者的青春渐渐消逝,在我的记忆中一点一点地模糊,直至不可辨认。剧情都已记不太起,小宝和端康最后是怎样分开,如意与端康又是怎样在兵荒马乱再次执手相遇。但仍旧清楚记得小宝曾给了我生命中最初的感动,无悔无怨地为端康付出,做他的知己,水里火里也要陪他走一程。也许,端康对小宝不能说是没有情,那是超越生死的友情,是知恩图报的感激,是在共苦中凝聚的生死相依,是磨难中的不离不弃……但那不是爱情,端康的爱情早在最初就给了那端庄的格格----纳兰如意。
  
  四.《八月桂花香》之兰轩格格



  现在人们多是因为罗文那首经典老歌《尘缘》才会想起这部久远的台湾电视剧。岁月悠悠,一眨眼十多年翩然而过。这部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戏说和传奇,也曾迷倒了好多那个年代像我这样的孩子。记得里面湘莲和菱子,有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美丽, 是我很喜欢的米雪一人分饰母亲和女儿两个角色。 湘莲是雪岩一生难以割舍的伤,所以兰轩格格注定只能是我们心中难以愈合的痛。尊贵无比的格格,在雪岩面前,放下了刁蛮,卸下了骄傲,曾为他爱过,恨过,哭过,笑过也疯狂过,雪岩的心里,始终挥不去湘莲的影子。格格终于有累了的一天,放开牵了另一个人的手。当雪岩最后回头,懂得珍惜眼前人时,格格只轻轻说了一句:“太迟了”。当时看得我很是气恼,这不是格格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结局吗?为何她甘心这样放弃?历经人世沉浮后,我知格格,心已被磨钝,磨伤,这份爱情姗姗来迟,可惜,她已无福消受。
  
  五.《塞外奇侠》之哈玛雅



  《塞外奇侠》无疑是新加坡剧中的上乘之作。那些年的新剧,总能带给我们别样的感动。可惜,一切已成历史。张洪量的片头曲《爱恨悠悠》缠绵悱恻又不失大气,关淑怡的《重逢》很好听,可惜就快要销声匿迹。最美的一幕要数哈玛雅的红头巾被风吹落时,王菲的〈雪中莲〉幽幽地响起,有种冰凉,能沁到骨髓里去。 三个白发魔女,一生为情所困。难以想象,是怎样的伤痛可以让人一夜间锥心泣血到白头?三人之中,最伤是哈玛雅。练霓裳终于明了卓一航心中一直有她,尽管在误会和彼此伤害中她蹉跎掉了一生的时光。易兰珠该是最幸福的吧,摆脱了误会与纷扰,从此与心爱的人远走天涯。而哈玛雅,杨云骢面对他与明慧时的举棋不定,新郎婚礼上的落荒而逃,明慧怀抱易兰珠的出现皆成他心底致命的伤。也许自始至终,云骢爱明慧都要多一点吧。也许,男人会更爱柔弱的女子,哈玛雅外表看来太坚强。到最后,明慧死去,还以为他们在历经沧桑后会执手携老。然因为明慧,他们彼此都再也回不去。虽斯人已逝,斯爱已远。明慧始终横亘在他们中间。于云骢,最好的结局莫若彼此相忘于江湖;于哈玛雅,只是应了那句:春到芳菲春将淡,情到浓时情转薄。

六.《金枝欲孽》之尔淳



  看金枝,唯有两处落泪,一为尔淳,二为如妃。已经有无数人写过她了,所以再提笔,总觉文字枯涩,流畅不起来。太多赞他,怜他,叹她的言语已加在她身上,唯恐脆弱的她再也无力受承受。佘佘在剧中的扮相甚是可怜,我原不是佘迷,只是因为这个叫尔淳的角色喜欢上了佘佘。尔淳对白杨的感情,水到渠成,毫不突兀。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深宫中的女子,大都难逃这样的命运。宫中的生活,花团锦簇,锦衣玉食。然那些长年被遗忘,被冷落的女子总会有种渴望。在寂寞的深渊里遇见白杨,遭遇他本无别意的关心,我们的尔淳,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当她明白从前的一切不过是一场眼角眉梢的误会,当她明白白杨的心里满满的全是玉莹,当她眼睁睁的看着他为玉莹生,为玉莹死。她的心伤,只有姐姐福雅知。然她又没有姐姐那样的豁达,爱一个人,能远远地看着,做他的知己,就已足够。我们的尔淳,偏要与莹为敌,简单莽撞的玉莹,哪里敌得过尔淳的心思缜密?

七.《金枝欲孽》之皓雪
  如孙白杨自己所说:“我孙白杨宁负天下红颜,也要去爱一个根本不爱自己的女人。”玉莹的存在造就了好几个像尔淳这样的女子。皓雪便是其中之一。一直认为皓雪这演员选得很合适。长着一张隐忍,宽容,忍气吞声的脸,说不上有多美,却贤惠到极致。皓雪是白杨名正言顺的妻,操劳家务,孝敬公公,传统中国妇女该有的一切美德,皓雪应有尽有。可惜这样打着灯笼火把也难找的贤妻,白杨就是不爱。宁愿长期流连于风月场所,也不回她那个望穿秋水的家。或许面对皓雪,他会有数不清的内疚和自责,逃避是最好的办法。像皓雪那样守着一个人却守不住一颗心,也许是另一种悲哀吧。他努力诠释着什么是低到尘埃里的卑微,自己的丈夫偶尔同自己说上一句话,于她都是天旋地转的幸福,全部写上她黯淡无光的脸,霎那间熠熠生辉。可最后,那个本该和自己牵手到老的人,抱着另一个女子,做了烈火中的凤凰,在熊熊大火中涅磐,永生了。剩下的日子,她也怕该孤老终生。
  想起皓雪,总会想到那句:纵使举案齐眉,终究意难平。

八.《金枝欲孽》之福雅



  金枝中有太多不被爱的女子,姑且一口气就写完吧。该写福雅了,剧中唯一一个与世无争的好人。这个人淡如菊的女子,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不惜放弃荣华富贵,舍弃那个自己无法爱上的皇帝,七年以身饲毒,只为能常常见到自己爱着的人。孙白杨,你何德何能,值得福雅痴情至此?这滴血的爱,除了在生命的尽头向白杨吐露,无人知无人晓,包括尔淳---她血脉相承的妹妹。福雅是个高明的演员,把一切藏得太好,滴水不漏。小女儿的一腔柔肠,只有她自己在无边的暗夜里,慢慢品尝,细细咀嚼。当暮色四合,心痛的记忆便像幽灵般复活,纠缠在她纷繁可怖的梦魇里。关于生世,关于遭遇,关于失散的妹妹,关于把自己视为一枚棋子的徐公公。还有在心里那个叫做秘密的地方,那个不该爱上的人和那些回不去的过往。一个背负如此之多的女人,脸上总有淡定从容的微笑。尽管,笑容到她那里已不代表快乐。看她最后死在自己最爱的人的臂弯里,我悲伤得很。她已生无可恋,她只有死,才能保住妹妹,才能倾诉衷肠。一个笃信爱情的女子,成了皇帝的人,她已很不幸。更不幸的是爱上了一个不爱她的人,有什么法子?

九.《金枝欲孽》之香浮



  她是孙白杨生命中真正的知己。白杨怜她,疼她,敬重她,依赖她,却始终无法爱上她。香浮是个慧质兰心的女子,是真正懂得白杨心思的人。她看出了白杨对玉莹的情,参透了福雅对白杨的意。可惜,迟钝如白杨,读不懂她的心,或许是懂吧,或许只是装作不懂。看到自己心里的人心里装着别人,看到自己爱着的人为了另一个女人,日夜买醉,容颜憔悴,不断折磨自己恨不得形销骨毁。香浮心里是痛着的。可是,她一直,从来都无能为力啊。这一生注定她只能做他的知己,白杨在他们中间深深的掘开一道沟,任她无论怎样努力,终难跨越。最后,也许白杨一再因逃避玉莹而去见她,深深伤了她的自尊。香浮是我敬佩的女子,坚强,决绝,为人有种“你若无心我便休”的洒脱。终于,她放手了,在她该放开的时候,逃开了一场悲惨的万劫不复。若不能相濡以沫,还不如相忘于江湖。放他走,让爱走,也让自己自由。
仅以此文怀念那些为电视剧痴迷的岁月。
  不经意间,二十载已匆匆流去。回想往日为电视剧狂的日子,不禁哑然失笑。自幼家教甚严,母亲爱女心切,视电视中情情爱爱的镜头为洪水猛兽,唯恐之玷污了我纯洁的心。然小女子天生多愁善感,酷爱电视剧,决不放掉每个机会。因此也有颇多感触,写出来大家共同回味那段年少轻狂,欢迎不断添加。
  

十.《鉴证实录》之小棠菜



  几年前的一部《鉴证实录》让我们记住了陈慧珊,一位被冠以“中环美女”头衔的知性女子。提到白领丽人,我们立刻会想到她的样子。剧中的法医官聂宝言,成熟,干练,又不乏智慧和美丽。难怪最后,她走了,曾sir抬头仰望蓝天,那载着宝言的飞机消失在天际,带走了他的心。扯远了,我要说的是另一位女子----小棠菜。曾痛过,爱过,拥有过,幸福过,最后还是失望,黯然退场。放开自己爱的人,助他去爱他所爱。这样的女子,不知世间还多不多?大概,得到一个人,得不到他的心,还是会苦,会累的。还不如彻底一些,洒脱一点。小棠菜是令人心痛的。因为爱,她努力争取过;得到了,她全心全意付出过,享受过;无力留住他时,她狠下心割舍,尽管心里会留疤,久久无法愈合。一直不明白曾sir面对小棠的真情,是真的出于喜欢而接受,抑或只是为了逃避思念宝言的苦?他是从没爱过她,还是他心里其实住着两个人,一个是宝言,一个是小棠?宝言占据着大部分,所以他只留了很小很小一个角落给小棠。一个人,会不会同时爱两个人,一个多一些,另一个就比较少?
  从前,我会觉得小棠还是很幸福,毕竟曾拥有过。但后来明白,“得不到”和“已失去”是同样的苦,或许后者更甚。在无尽的漫漫长夜里,想起曾有他的画面,心底会涌起怎样的不甘,泛起怎样的酸?

十一.《第三类法庭》之周予诺



  很不幸霭明又演了同样的角色,似乎霭明此类角色特别多。多年以后,怀旧电视网站上还在热烈的讨论着这个“蝎子”与“青蛙”的故事,还有人在不停的为“666,宝爱怡”感动不已。那时邵美琪最美的扮相,蛇蝎美人的样子。是她曾年轻过,美丽过,怒放过的最好见证。Maggie的韦海怡堪称TVB剧中的经典角色,让人爱不可恨亦难。当年温的扮相还青涩得很,中宝这角色我是不太喜欢的,善良得让人怀疑他的真实。更爱那个叫予诺的女孩。周予诺,很秀气,很温婉的名字。作为中宝和海怡一生一世的朋友,她目睹了他们的爱恨纠缠,离合悲欢;见证了他们之间曾有过的最真挚的爱恋;无奈彷徨与海怡的背叛和转变;经历了对中报从讨厌到喜欢。无论顺境逆境,她都安静地陪在中宝身边。予诺还是幸福的,至少她想要关心的人并不排斥拒绝她的关心。我一直宁愿相信中宝后来还是爱她的,虽然那爱不同于当初对海怡的那种感情。爱有很多种,有的可以惊天动地,有的也可以平缓淡然;有的是电光火石的刹那,有的是山河岁月的平静。中宝对予诺,也许就是后一种吧,介于爱情与亲情,介于缠绵与依恋。

十二.《流金岁月》之程小雨



  说了太多悲情的,固执的人物后,谈谈洒脱的小雨吧。,因《云海玉弓缘》中厉胜男的毒,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璇子。《流金岁月》里,在那个能干优秀的漂亮姐姐程天蓝的耀眼光芒下,小雨显得有些普通,普通但让人觉得亲近,如同一个邻家女孩。小雨是努力,踏实的,虽不出类拔萃,但谦虚好学,不卑不亢。可惜,这样的好女孩,感情世界一直空白。终于,小雨喜欢上了一个人,很纯很纯的喜欢,看到他会脸红,想到他会一个人傻傻地笑,会因为他,对着一件完全不是自己type的性感衣服犹豫半天,怕突然闯进来的姐姐看到,会飞快地把衣服塞进被子里藏起来……这样的情怀,大概每个暗恋过的女孩都有过。但是那个人不中意她,却痴迷于她的姐姐。那是由甜蜜到泛酸的感觉,小雨的心由希望的巅峰落到失望的谷底。失落之余,她还是那么快乐,甚至会帮自己喜欢的人寻找他要的幸福。是小雨伟大得只要看到自己喜欢的人快乐就满足了吗?不是,爱情都是自私的。这只是场彻头彻尾的暗恋,她从没争取过,也没想过要争取。也许,只是爱的不够深吧?最后,温sir终于接受了天蓝不爱他的事实,小雨也在安慰温sir之际,吐露了自己暗藏已久的秘密。原以为,他们会幸福地在一起。没想到,港剧也学会了不落俗套,继续让他们做哥们,做兄弟。大概,生活中有了太多痴情,执着的女人飞蛾扑火般地勇敢,结果作茧自缚,越陷越深。电视剧便想告诉她们:若都能像小雨那样,生活也许会简单许多,快乐许多吧。

十三.《南海十三郎》之大小姐



  突然想到了这部电视,想到了剧中这个女子。田蕊妮的扮相还是不错。亚视多年没出很好的作品,这部还算可以。一直很欣赏林韦辰那样高高瘦瘦,满腹书卷气的男人,如此迷恋,以致严重影响到我的择偶标准。南海十三郎一生痴爱的莉莉是童爱玲演的,当初她所诠释的长孙皇后足够让人爱屋及乌,从此喜欢上了童童,她所有的角色,也包括剧中的的莉莉。但此时真的已淡忘了十三郎和莉莉之间的爱恨纠葛。脑海中倒清晰地记得那双忧郁的眼睛,那个荒凉的乱世,那无法感动的疯子,那梳着两条辫子的大小姐。
  她或许只是个虚构的人物,真正的十三郎生命里是否有过这样一个为他掏心掏肺,不离不弃的女子,已无从考究。戏说的故事,难辨真假,也许做人能糊涂一点也未尝不是件好事。但这个可能虚构出来的人物曾赚尽了我的眼泪,曾让我感动得一塌糊涂。她不是剧中戏份最重的主角,却有比主角更夺目。邂逅他时,十三郎神志清楚,是个满腹才华的才子,她却对他的恃才放旷嗤之以鼻;一次,她中了蛇毒,他不顾一切为她吸毒的样子触动了她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可惜,她的动心,没有他的回应。世上的悲剧和痛苦由此而生。她只能做他的朋友,他心里的那个位置,永远为莉莉空着,无人可以取代。
  她为他哭过很多次,她为他执着地等了许多年。不记得多少年后,他们重逢,她曾深爱过的人已半癫半疯。她还是那样的爱,悉心地照顾他的生活起居,细心的为他煎药熬汤,该做的,不该做的,她都为他做了。尽管时而疯癫时而清醒,聪明敏感的十三郎,又怎会感觉不到那份沉甸甸的爱。他绝情地对她,冷冷地避开她,因为她要的幸福,他十三郎给不了啊!大雨的夜里,她不顾一切地跑去他住的茅屋,把她最珍藏的手表送给他,告诉他再多的苦再大的浪,她都愿意陪着他。可是,不是心里那个人,一起吃苦又怎会是种幸福?当她哭累了,沉沉睡去,他把那表带回她的手上,静静离去。一直照顾十三郎的奶妈都不忍心,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让大小姐失望?他嘴角有一丝无奈:“正是我不想让她失望,所以我从不给她希望。”这句话,我记得很深。多年以后,深有感触。最可怕的就是那一场眼角眉梢的误会。不想让人误读,就不要给人误导啊。
  前些天听着一首老歌《感动今生无法改变的你》,唏嘘不已。怎奈郎心似铁啊!怎样改变?又如何去感动?

十四.《云海玉弓缘》之厉胜男



  千呼万唤始出来,开此帖,本想第一个写她,但磨磨蹭蹭,犹犹豫豫,始终提不了笔,怕表达不尽心底的感触。胜男我心里最深的痛。记得初看完《云海》的日子,每每想起胜男两个字,心里像有什么尖利的东西狠狠划过,立刻能渗出血来。
  也许把胜男放到这里,有人会觉得不合适,这里全是那些不被爱的女子。而原著的结尾,这样写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金世遗该是后知后觉吧,直到怀中的人已渐渐冷去,他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直爱着这个妖女。可不知为何,在我看来,金自始至终,从来没有爱过胜男,从来没有。之所以他终于承认胜男是他的妻,带她到了一个无人打扰的地方,舍弃谷之华而去,全是因为生命的分量。当有一个人,舍得了生命,舍得了一切,在生命的尽头还念念不忘舍不得你,你会忍心冷冷地拂袖而去?
  二十年后,金世遗还不是照样娶了谷之华?胜男年轻而鲜活的生命,终究只抵了二十年光阴。二十年里,每每想到躺在自己怀里那个气若游丝的女子,殷红的鲜血染红了一袭白衣,金世遗的心里究竟是揪心的爱,锥心的悔,抑或更多是难以摆脱的歉意?他忘不了,曾有个厉胜男,为他去死。
  我们的记忆里,也许永远抹不去那些画面。大雪纷飞的暗夜里,一个冷冷的身影从天而降,不幸撞上了金世遗那双懵懂清澈的眸子:流水潺潺的溪边,一个笑靥如花的女子一字一顿的说出:“你要好好地记住,我叫厉胜男。”;烽烟四起的黑木崖上,心碎的她摸着火辣辣的脸:“金世遗,我要你为你所做的一切后悔一辈子。”;阴森森的洞房里,依依不舍的胜男,泣不成声:“世遗哥哥,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曾经有个人,非常非常地爱你…..”
  我的心又开始痛了,也许世上真有种女人,如胜男一样,为爱而生,也可以为爱而死。

十五.《雪山飞狐》之程灵素



  提笔写下这令人心痛不已的文字,心又开始颤抖。程灵素,我挚爱的女子。曾经的桌面是她愁眉微锁,满腹心事欲言又止的样子。“七心海棠”是我QQ的名字。十几年的光阴,抹淡了生命中的很多人,擦去了岁月里的许多事,摧毁了许多无关痛痒的记忆。然龚JJ扮演的灵素,那样深的镌刻在脑海里。
  当年看到灵素,还是在那不懂爱情的年纪,只知道银幕上的程灵素是一个很美的女子,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不知道傻瓜胡斐为什么摆着这样好的一个姑娘不爱,偏要让她伤心,落泪,不知道可怜的灵素为什么会为一个老惹自己难过的人放弃生命,为他去死?
  多年后,我知道了,药王谷的清风明月孕育出的灵素,其实是个不美的女子。明白了因为胡妃心里有个如花似玉的袁紫衣,灵素只能永远安于作他的二妹。可是,爱与不爱,也许远不是美与不美那样简单的问题。我也宁可相信胡斐不是那样浅薄之人,否则实在辜负了灵素的一片痴情。灵素心知肚明,有了紫衣,胡斐的心里哪有他生根的位置?  这个爱已成痴的女子,用生命作砝码,换来了自己在他心中的一点分量。值或是不值,外人又何以得知?也许,与其苦苦挣扎在欲爱不可,欲罢不能的漩涡里,还不如把自己永远留给他的记忆。所以,她用这种方式,在胡斐的心里,深深地刻上了“程灵素“三个字。

十六.《刀马旦》之真格格----樊亦敏



  不知大家记忆里是否还有这部剧,我是记得的。周慧敏的青春美貌似乎只记录在了两部电视剧里:《大时代》中的小犹太和《刀马旦》中的沈菊仙。喜欢她在《刀马旦》中的样子,从刘海小辫到旗袍卷发,从清纯到妩媚,无论怎样,都令人赏心悦目。喜欢她唱的主题曲《红颜知己》,很特别地插上一段京剧唱腔,韵味悠长。还记得“小四喜”,记得乱世里命运各异的七姐妹,记得那气宇轩昂的乔浩光,记得冷艳的真格格。
  其实,真格格的戏份实在太轻,配角都算不上,客串而已。仿如真格格在乔浩光情感世界中的分量,只是过客,如雁过不留痕。真格格却不是真正的格格,无奈假戏真做,爱上了剧中人,更无奈这是场独角戏,是她一个人在倾情投入。她和浩光,是志同道合的革命者,为着共同的事业,因工作需要,他们走到了一起,假扮夫妻。犹记一袭黑衣黑帽黑面纱的格格从专列上缓缓走下,嘴角微微扬起,高贵而美丽。她的“丈夫”轻轻地握住她伸出的手,共同走向未知的旅程。他们无法预测,等在前路的,是怎样的艰险和苦难?他们深知,自己的身份随时会暴露,随时会有不测和危险,深知他们的一举一动关系的不仅仅是他们两人的性命,还牵连着革命党内的同志,牵动着整个家国的命运。所以他们用心地演戏,努力不漏一丝破绽。所以,当浩光在与朝思暮想的妻子菊仙狭路相逢时,忍耐住了相思之苦,按捺住了欣喜之情,冷静地微笑,告诉激动不已的菊仙:“太太,你认错人了,我是格格的丈夫。”聪明的格格不动声色地看在眼里,心却如明镜。她感动于浩光的割爱与大义,感怀于他的眼光与胸怀。朝夕相对中,格格还是忍不住动了真情,尽管明知这只是一场假戏。于公于私,在情在理,她都只能选择将此情深藏在心底。兵荒马乱中,格格和浩光终于难逃浩劫与分离。炮火纷飞的困境中,这对假夫妻执手相望,互道一声珍重,转身离去,从此相忘江湖。
  一个在剧中一闪而过,连真实姓名和来历都没来得及交待的假格格,一个前路未知的女子,一段不许付出的感情,却让我永远记住了“樊亦敏”这个名字。

十七.《大明宫词》之太平公主-----周迅,陈红



  我想我会用我毕生的时间去怀念这场唯美的邂逅。五年前的某一天,当我从客厅经过,还没来得及看一眼画面,只听见如诗的对白。这也许是大陆电视剧中最具诗情画意的一部。但是,我没有看完。一是没时间,好像那是我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年。还有个原因令我就此打住,就是薛绍的死,从此太平的生命中只有空虚和悲哀。太悲的东西,不堪承受。
  她是万民景仰的大唐公主,女皇武则天的掌上明珠:她拥有延绵千里的锦绣河山,勤劳善良的万千子民:她生在富庶安定的大唐王朝,她长在应有尽有的高墙深宫…为何,她的一生分明烙上了痛苦与无奈?多少年后,当长安的夕照拉长了大明宫的孤寂与凄清,心如死灰的太平,会不会设想无数个如果?如果当年没有执意逃出宫去,如果没有碰上卖昆仑奴面具,如果世上没有一个叫薛绍的男子,如果她掀开的是另一张面具,如果那张面具下的面孔不是那样英气逼人,太平的一生会不会被改写?会不会沿着流光溢彩的大道走下去?
  在人潮如流的集市上,当公主掀开他的面具;在戏台倒塌的混乱中,当公主抓住他的胳膊,那位风度翩翩的薛公子,心里只有他要长相守的惠娘,没有好好地看一下那梨花带雨的小脸,没留意少女眼中脉脉的情意。突如其来的赐婚,夺走了惠娘无辜的生命,结束了这个家曾有的笑语欢声。薛绍的心里熊熊燃烧着仇恨。尊贵的公主,只因心中有爱,人前欢笑,背后垂泪,忍受着丈夫莫名的冷落与疏远,用满腔柔情去融化他心里的坚冰。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太平终于守得云开,却没能见月明。当薛绍把太平对着他的那把利剑狠狠地刺进自己的心窝,太平撕心裂肺的惨叫,响彻云霄……
  他说,他死是因为他爱上了太平,但他不能对不起他的惠娘,不能背叛他们曾许下的长相守。我是不能理解,也许我只是一介凡夫俗子,这样的借口,于我苍白得可笑。他明知这一剑会把太平推向痛苦的深渊,若爱一个人,怎会忍心让她苦苦挣扎?爱一个人,又怎会舍得她疼?

十八.《人间四月天》之张幼仪



  春光明媚,柳絮纷飞的四月天里,疯狂地迷上了奶茶的一首老歌《四月天》。我是喜欢奶茶的,先是喜欢她的声音,渐也喜欢上了这位不很漂亮,但让人很舒心,很安然的女子。喜欢《人间四月天》里的张幼仪。后来,她转了戏路,《粉红女郎》,《双响炮》让她一夜之间大红大紫。这样的角色,我是不太看的。吵吵嚷嚷的闹剧,让人一笑而过。一直以来,我是偏爱悲剧的,固执地认为悲苦的东西似乎来得更有力量。
  一部《人间四月天》让我迷上了周迅。且不论她的徽音演得是否到位,中规中矩。无可否认,当时的周迅,眼中真的有一抹灵气,这灵气在后来的《大明宫词》中的小公主身上挥洒得淋漓尽致。对林徽音,我从来有的是仰慕和崇拜。做女人做到这份上,实在是不枉此生。上天太厚待这个才貌双全的女子,文学,建筑方面皆有建树,还有三个男人一生对她念念不忘。
  而张幼仪,徐志摩的结发之妻,在那个人言可畏的年代,别无选择地接受了丈夫要做中国离婚第一人的决定。这个隐忍,大义的女子,离婚后仍旧孝敬公婆,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撑起那个已不属于自己的大家。在那个已不是自己丈夫的人最落寞,最失意的时候一如既往地关心他,鼓励他。志摩佩服她,敬重他,心存愧疚于她,但始终不爱她。在对的时间遇上了错误的人注定了幼仪一生的凄苦。她的丈夫,是铁了心要在茫茫人海中追寻唯一灵魂之伴侣。他们之间,终究少了那灵魂的碰撞。幼仪无悔的付出,换来的只是徐家上上下下的感激。可那不是她想要的。她想要的是那个掀开她盖头时一脸英气的少年,好好地爱她,待她,与她执手一世。可是,任凭她怎样勤劳,怎样贤惠,怎样飘洋过海不远千里到了英国去追随他。志摩总是若即若离,想要躲开她。当她无可奈何地在那纸离婚协议上写下“张幼仪”三个字,她泪如雨下,泣不成声。谁都看到了她的心碎,读出了她的心痛,可眼前那个人心若磐石,他不会心疼。
  她爱过他,而他不管出于哪种冠冕堂皇的理由,终是负了她。不知道当那场空难带走那年仅36岁的年轻生命,当那多情,痴情而又绝情的灵魂随着一声巨响飞上天时,幼仪的心里,会是怎样地翻江倒海?会有怎样的轩然大波?不知道在那些孤独的漫漫长夜里,想起那个曾牵起自己的手,又决然放开的人,幼仪的心里,可曾有一丝怨气?当看到她的儿子,志摩一生唯一的孩子陪着自己,那怨气是否会灰飞烟灭,随同自己被蹉跎,被埋葬青春,消失在天际…..

十九《雪花神剑》之梅绛雪
  亚视已多年没拍出过好片子了,但不容置疑,当年亚视的经典绝对可以和平分秋色。一部《雪花神剑》令我们多年后仍念念不忘。前些日子,重温此剧,另我唏嘘不已还是绛雪那场宿命的悲哀。
  也许爱情里是没有先来后到的。绛雪赶在妹妹玄霜前一步认识了玉树临风的方兆南。毫无征兆,不可救赎地,绛雪心甘情愿地掉进了那个泥沼,陷入了那个漩涡里。月下一厢情愿的盟誓,林子里清冷的萧声印着她的悲苦,拉长了她的孤寂。可是当一袭白衣的玄霜翩翩而来,绛雪的萧声再也唤不来兆南。当你深深爱着的人深深地爱上了别人,有什么法子?这个问题连包罗万象的《古兰经》里都没有。绛雪的顽皮执拗,抑或是深情怨尤,在他的眼里都一文不值,不过云淡风轻。他不是不知,为着他,绛雪背叛了这世上唯一来怜她,疼她,知她的师傅,生母。怎奈郎心似铁啊!雪地里,他还是与玄霜幸福相拥,全然不知身后还有一个落寞的女子,冷冷的萧声,伴着她冷冷的心碎。
  无论事隔多少年,每每提到杨恭如,每每提到这部叫《雪花神剑》的片子,脑海里定格的总是那白衣胜雪的身影,孤独而不知疲倦地独奏着那首苍凉的曲子,曲声很美却无人应和。

二十《刀马旦》之尚菊笙
  前面写了格格,总觉得还有什么未完。既已提到了此剧,在乔浩光的生命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女子,便是菊笙了。从心底里讲,我更偏爱菊笙这样的女人,骨子里柔软脆弱,却永远喜欢以坚强硬朗的一面示人。只为着那点可怜的自尊,据说这样的女子,幸福之神常常很难垂青。
  男人,本性中有种怜香惜玉的情结,大抵乔浩光亦有着此种情愫吧,所以注定会苦了菊苼。
  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叫错觉的东西,也许世间会少了许多不值得的眼泪和纠缠,如果没有那场一厢情愿的怦然心动,字典里也许就会少了一个词叫万劫不复。当菊苼含情脉脉的伏在浩光的背上,脸上荡漾着那般温柔,羞涩的微笑,经年累月我仍不曾忘记。菊苼本不细腻的五官会开出那样美丽的花,皆因情字一动。可是,背着她的那个人,心门却从不曾为她开启过,无论她怎样在门外痴痴等待,苦苦哀求,他都不应。
  浩光终于牵了菊仙的手,菊苼苦过,痛过,恨过,也疯过。纵然不甘,锥心又能如何?婚礼上,心如死灰的她一杯接一杯地喝酒,那扬起头不让眼泪掉下来的样子真真让人心醉又心碎。


[ 本帖最后由 crystal08171003 于 2006-3-25 14:50 编辑 ]
#1楼
发帖时间:2006-03-08 21:16:20   |   回复数:31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