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llonjohn_2004
超凡入圣№

[] [图文杂烩] 探访新西兰的萤火虫洞 如置身茫茫宇宙[22P]

-->


新西兰北岛的怀托摩萤火虫洞,是小真菌蚋幼虫的家。这种小虫学名“Arachnocampa luminosa”,体型与蚊子差不多,是新西兰的特有物种。它们的身体会发光,萤火虫洞也因此得名。萤火虫洞是怀托摩洞穴系统的组成部分。除了这个洞穴外,这个洞穴系统还包括鲁阿库里洞和阿拉努伊洞。





新西兰北岛的怀托摩(Waitomo)萤火虫洞。“Waitomo”这个名字来源于毛利语中的“wai”和“tomo”,前者意为水,后者意为洞穴。1887年,毛利酋长塔纳-蒂诺拉和英国勘测员弗莱德-马塞在经过大规模搜寻之后发现了怀托摩萤火虫洞。实际上,当地毛利人在很久以前就知道这个洞穴的存在。





新西兰北岛的怀托摩萤火虫洞。1887年,毛利酋长蒂诺拉和英国勘测员马塞发现了这个洞穴。当时,他们划着竹筏进入洞内,借着烛光缓缓前行。当看到遍布在洞顶的萤火虫时,他们被眼前的美丽景象深深震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蒂诺拉和马塞当年选择的入口现在作为怀托摩萤火虫洞的出口。




除了闪闪发光的萤火虫这个最大主角外,怀托摩萤火虫洞的石灰岩结构也是一大看点。洞内的石灰岩大小不一,造型变化多端,让人惊叹于大自然的创造力。




新西兰的怀托摩萤火虫洞。1887年,毛利酋长蒂诺拉和英国勘测员马塞发现了这个洞穴。在与马塞一同探洞之后,蒂诺拉又多次独自探洞,最后发现了当前的入口。1889年,蒂诺拉和妻子胡蒂向游客开放萤火虫洞并收取少量参观费。

在故意破坏行为升级之后,新西兰政府于1906年接管怀托摩萤火虫洞。1910年,怀托摩洞穴酒店落成,以便吸引更多游客。1989年,政府将怀托摩萤火虫洞归还给蒂诺拉和胡蒂的后代。他们享有1%的萤火虫洞旅游收入并参与洞穴的管理和开发,很多人还在第一线工作,例如担任导游。


怀托摩萤火虫洞的游客接待中心,主要采用木料建造。游客可以坐着小船游览萤火虫洞。在洞内穿梭时,一群群萤火虫在面前飞过,让人仿佛置身茫茫宇宙,四周被无数小星星环绕。


#1楼
发帖时间:2014-05-21 14:48:31   |   回复数:1
ALLEN820213
隐世仙人♂
感谢楼主分享!!!
2014-5-21 #2楼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