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milynn
一代宗师

[] [图文杂烩] 农民贫穷是民族的耻辱。

-->
在我们中国,也有一样事物不亚于阎王的生死簿。那就是户口本。不论是谁,一出生便注定了地位与身份的尊卑。

   

    中国农民的数量如此庞大,庞大到了用肩膀扛起一个繁华的海市让世界看。全世界都以为中国要腾飞起来。然而、如果有识之士们走出都市,体会“农家乐”背后的真相,兴许也能涌出一些别样的叹息。

    在政治上,中国的农民最高只能做到村长。如果想“祖坟上冒青烟”,得下死劲地读书。不上大学的农家子弟别想有做人民公仆的机会。在政治上,农民不存在自学成才。当然、还有一条路:当兵。下死劲地表现、立功、或者巴结。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总之,先得改变身份,然后方有挤进官场的可能。

   

    陈永贵当上副总理和王洪文当上副主席都属于飞黄腾达的特殊情况。但是泥腿子农民陈永贵得到的嘲笑更多。

    在经济上,改革开放之前,农民的收入来源于单一的集体劳动的报酬。即工分和口粮。但有一个前提,就是先得交足国家的“公粮”,然后还要经过一轮盘剥——这里所说的盘剥指的是把持着集体权力的人。那个所谓的“大呼隆”背后有令人心酸的不公平。千万不要小看这最低级权力群体的厉害,那些农民中的土皇帝不亚于解放前的地主。集体主义就是被那些人搞垮了。有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在农村学校里,人们一眼就能看出小队长和大队(村)干部的子女。有句顺口溜:一两二两,饿不死队长。

   

    中国总有人好吹牛皮,打肿脸充胖子。连吃粗糠咽野菜都能描绘成幸福的生活。当“学大寨、夺丰收”,“大干快上奔向四个现代化”喊得正欢的时候,生活在绝望边沿的安徽省小岗村农民们以横竖都是死悲怆,发下重警、按下红手印,开始了“私分国家财产”——分田到户。极富讽刺意味的是:它居然被吹捧为“改革开放的春风”。农民辛酸的泪水汗水和绝地一博的无奈套上了华丽的外衣。

   

    可是,改革开放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在现实社会最底层的地位。相对于“市民”们享受的五花八门的社会保障政府补贴。农民还是那个农民。小病抵、大病拖,捧着录取通知书叹息落泪的大多是农民。

   

    ——中国的城乡差别是如此之大:常常有城市讨不上老婆,甚至拿着丰裕退休工资的老色鬼们,轻易地就拆散了农民的家庭。弄得乡巴佬们妻离子散。

    在军事上——按说农民与军事不怎么相干。但在中国,农民却与军事有着极深的渊源。没有农民的儿子就没有军队。“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握着枪杆子冲锋陷阵炸雕堡堵枪眼下火海拼刺刀的十个有九个是农民的儿子。觊觎中国的洋鬼子并不怕中国的政客、大帅、专家、学者,怕的是在战场上舍生忘死的“人民子弟兵”。

   

    我的老家也曾有过“打土豪、闹革命”。我的父亲小时候亲眼目睹过穷到连换的裤子都没有的“大爷爷”(大叔)冒着被杀头的危险,给藏在山洞里的“地下党”送米送盐。父亲曾问过我一句尖锐无比无比尖锐的话。在此我不便说。

    现实生活中,相比于城市,农村真落后,农民真苦。中国农民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忍受力。“大跃进”之后,中国活活饿死了至少两千万农民。居然没有发生请愿上访和恶性事件。官方的历史以“三年自然灾害”一笔带过。——这真是一个颠覆性的谎言。挨了三年饥饿没被饿死的人们最清楚其中原委。可农民没有发言权。

  

    在城市,农民工几乎没有地位可言。一方面,有农民自身的原因:背井离乡之后一部分人坑蒙拐骗、偷窃扒拿、寻衅滋事。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鄙视。“农民”是都市人骂人的话。城市城管们打得最多的也是农民。

  

    曾经有上海的警察在大街小巷搜寻农民,看见农村模样的人就盘问暂住证。凡是拿不出来的一律抓起来,然后集中遣送。不知道是哪位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想出了这样一个毒辣的办法:异地遣送。明明是皖南绩溪人,却被推上开往蚌埠的火车。因为“阿拉”们知道:从蚌埠回乡要比从上海回家更麻烦也更费钱。

    ······

    站在乡村看中国,能发现许多假象。中国离真正意义上的诸如“繁荣富强”等等美丽的梦想还很远。中国充其量只是一个“少数人先富起来”的国家。因为中国农民的群体是如此之大。忽视也罢、漠视也罢。十亿之众是存在着的。农民无比痛恨贪官污吏,农民的住房大多数抗不住五级地震。有百分之五以上的农民还在挨饿受冻,他们写不出自己的姓名、没有象样的住房。农民群体中还有一个最弱势的群体——生病无钱医治,只能等死。农民群体中更有无数的人常常问这样的问题:我是农民,为什么我是农民?

   

    农民总是绕不开贫穷。

    对于个人,贫穷是最大的耻辱。

    对于中国,数以亿计的农民的贫穷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耻辱。

#1楼
发帖时间:2011-05-01 08:21:59   |   回复数:1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