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水.火.土
一派掌门

[内地] [音乐] [06.11][转贴][CCTV] 百家讲坛 诗歌唐朝(六)_忧国情怀-莫砺锋

-->
内容简介:
唐代诗人杜甫与诗仙李白齐名,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赢得了"诗圣"的崇高赞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更是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那么一千多年前的杜甫为什么会如此悲愤?在安史之乱爆发前,杜甫所写的诗篇里隐含着怎样的忧思?
通过莫砺锋教授讲解《丽人行》和《兵车行》这两首诗,我们会发现杜甫作为一位敏感的诗人,对国家和百姓疾苦非常地关注,同时莫砺锋教授还指出,就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年,杜甫早已察觉到大动乱快要发生了,莫砺锋教授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有什么证据证明这种观点呢?杜甫为什么会提前预感到大唐江山即将飘摇欲坠了呢?
唐朝是一个不缺乏优秀诗人的朝代,许多的大家、名家都生活在这个时代。公元752年的秋天,杜甫和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四位很有名气的诗人相遇长安,并以相同的题目各自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杜甫的诗,后人对它的争议最大,褒贬不一。甚至有人说杜甫的这首诗完全是文不对题,这是为什么呢?莫砺锋教授究竟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宋朝的范仲淹有两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么杜甫作为一个杰出的诗人,经历了李唐王朝由治而乱,在战乱中时时担忧着黎民百姓和祖国的命运,所以他的诗作中大多洋溢着沉郁悲壮之情。但是有一首诗明显地与众不同,诗人在字里行间,毫无保留地显露出欢快的情绪,被人称之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这究竟是杜甫的哪一首诗呢?杜甫为什么写出了这首与自己风格截然不同的诗呢?
#1楼
发帖时间:2008-06-11 18:12:19   |   回复数:3
benzslr23
武林高手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的
2013-9-23 #2楼
游客组